到底该如何看待 5G?
导读:5G这一概念近年来热度不断,到底那么5G 究竟是该何什么?它能为我们带来什么?我们该如何去看待它?这些都值得去深思和探究。
从商业的看待角度来说,“5G”真的到底是一个绝佳的好名字。
短短的该何两个字符,简洁明了,看待既容易记忆,到底也便于传播。该何对于普通大众来说,看待他们一眼就能看出,到底5G 是该何 4G 的升级,是看待更为先进的通信技术。

然而,到底站在技术的该何角度来说,“5G”这种过于简单的看待称谓,也带来了不少负面影响。
它掩盖技术复杂度的同时,也模糊了人们对它边界及内部结构的准确认知。换句话说,人人都知道 5G,但很少有人能够真正说清楚,到底 5G 是什么、包括了什么。
公众对 5G 的模糊认知,导致了 5G 评价的众说纷纭。有人说 5G 无所不能、将要改变社会,也有人说 5G 就是个彻头彻尾的骗局、伪需求。
5G 究竟是什么?
5G 不是一个严格定义的具象化的物品,而是一个笼统的指代,是一个庞大的技术合集,是一个整合出来的系统。目前,这个世界上起码有几百种设备,被称为 5G 设备。也有几千种技术,被称为 5G 技术。5G 网络的形态,每个运营商都不一样。
更重要的是,有些设备,既是 5G 设备,也是 4G 设备。有些技术,既是 5G 技术,也是 4G 技术(甚至 Wi-Fi 技术)。有些网络,既是 5G 网络,也是 4G 网络。
例如,像 NB-IoT 这个技术,本身就是一个阉割版的 4G LTE 技术,结果摇身一变,换个马甲,就变成了 5G 技术。
再例如,OFDMA 和 MIMO 技术,5G 和 Wi-Fi 6 都在用,4G 也在用。
换句话说,5G 和其它通信技术之间,并没有明确划分的边界。在很多情况下,它们处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同发展状态。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单纯地将 5G 与其它通信技术进行比较,没有太大意义。各个技术有各自的特点,以及各自的用武之处。5G 和它们之间,并不都是替代关系。搞清楚这一点,非常重要。
我们都知道,通信基础理论并没有突破。如今,电磁波仍然是主要的通信手段,香农公式仍然有效。这就决定了,5G 的能力并没有颠覆性的变化,只能称之为“有限度的改进”。
也许有人会说,相比 4G,5G 的性能指标确实有了大幅提升呀?

4G 与 5G 的指标对比
确实,指标是有提升的。但指标提升的背后,并非全部来自技术创新,更多是资源倾斜照顾(例如更大的频谱带宽划分)、工艺正常升级以及性能重新分配。
通信技术的评价指标大致包括:速率、覆盖能力、连接数、时延、容量、移动性、能耗、成本等方面。不同的使用场景,有不同的指标偏重。
以 VR 场景为例,5G 的能效确实更高一些(每 bit 的用电量更低),但为了更高的速率,牺牲了能耗、覆盖、成本。这就是一种妥协平衡。
而且我们还需要注意到,5G 的很多技术特性指标,并不是独有独占的。例如 Wi-Fi 6/6E,在某些指标方面,就可以对 5G 构成威胁。
5G 的很多优点,被过度包装了。5G 的很多缺点,也被刻意掩盖了。非理性的宣传,让用户对 5G 产生了过高的期望,结果反而不利于 5G 的健康发展。
如果说 2G 是自行车,3G 是拖拉机,4G 是汽车,那么 5G 是什么呢?
网上很多媒体说 5G 是火箭,我觉得太离谱了。5G 没有变成火箭,也没有变成飞机,甚至不是高铁,它仍然是一辆汽车。只不过,5G 从桑塔纳变成了切诺基,最高时速提升了,然后还可以爬陡坡、过雪地、淌小溪。

5G 的价值判断
5G 的当前价值被高估,会有所回落,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应该会缓慢增长。
5G 的未来演进
接下来,我们深入地看一下,5G 各个组成部分的演进。
稍微懂行的读者都知道,移动通信网络有三大组成部分:接入网、承载网、核心网。

在外行眼里,三大部分都是通信。但是,在我们自己看来,三大部分就是三个完全不同的世界。
5G 是通信技术标准的一个打包,它包括了移动通信网络的很多方面,但是,并不是所有细节。
三大部分中,5G 标准的渗透程度,是完全不同的。
接入网部分,尤其是接入网下面的无线空中接口技术 5G NR(New Radio,新空口),是 5G 最核心的部分,也是标准文件篇幅最大、规定最为详细的部分。
5G NR 无线空口的每个参数,都有明确的定义。每一个信号或信道,也都有明确的解释。
前面我提到了定义和边界。对于空口这部分,我们完全可以说,5G 是有明确定义和边界的。
核心网部分,5G 规范文件也有较为明确的定义,包括网元的名称作用,网元与网元之间的信令格式和参数,都做了详细的规定。虽然 5G 核心网和 4G 核心网有一些交叉(尤其是 IMS),但自身边界也还是明确的。
最后看承载网。
承载网和前两者完全不一样。承载网的技术标准并不是 3GPP 统一规定的,而是 IEEE、ITU-T、OIF、MSA 等一堆组织各自定义的。国内的三大运营商,都选择了各自的不同路线,技术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
所以,5G 承载网是最没有明确定义和边界的(换句话说,其实不存在公认且统一的 5G 承载网技术)。运营商主推的技术,他们想怎么叫就怎么叫,都可以称之为 5G 承载网。
而且,承载网并非移动通信所专用。固网宽带通信,和移动通信共用了大量的承载网(传输网)设备。如果笼统称为 5G 承载网,并不准确。
我个人认为,5G 之后的移动通信技术演进,不太可能整张网络以 6G、7G 的方式迭代发展下去。
无线空口部分,可能独立以 6G NR、7G NR 的方式进行迭代演进。承载网和核心网,将告别迭代演进(全网替换)的方式,转为生长演进(修修补补,少量替换,累积升级)。

承载网这个东西,一旦真正实现了彻底的全光网络,就等于说搭好了骨架。后面除非有颠覆性的技术出现(取代光纤),否则,不会有批量的设备升级替代。
承载网能力的提升,从容量能力看,是更高速光模块技术成熟,成本下降,批量替换的过程(400G→800G→1.2T→……)。此外,就是运维管理智能化的过程,引入 AI,优化调度,不会动辄全网主设备替换。
核心网这边,更没有什么新花样了。
在功能上,5G 核心网并没有比 4G 核心网多什么功能,只不过换了一个云化的平台。对于用户来说,体验没有太大差异,主要是为了方便运营商管理和降成本。多出来的切片功能网元,主要服务于工业互联网、车联网等产业互联网场景的。更大的改变发生在媒体面 UPF 这边,为了满足海量数据的传输及低时延的需求,大家更关注 UPF 的处理能力提升。
云化之后的 5G 核心网,将陷入更大的迷茫。目前来看,根本没有明确的发展方向。唯一能想到的,只有原生智能和原生安全。也就是说,如何将 AI 技术融入核心网设备,如何让核心网具有更强的安全能力。这两个方向,尚看不出代际升级(所有设备整体替换升级)的必要性。
大家都看明白了吧,除了无线空口这种相对完整的技术包存在代际替换的可能性之外,承载网和核心网几乎都不太可能发生代际替换。代际替换对于运营商来说,成本太过高昂,代价太大,每五年或十年就要换一次全套设备,谁能承受?
所以,到了 6G,也许不会再有 6G 承载网和 6G 核心网的说法,只有 6G 无线技术(6G NR?),通过引入太赫兹、超表面、AI QAM,继续强化空口能力。
对于 6G,建议大家不要期望太高。我认为,它依然是一辆汽车,不会是火箭。
从商业的看待角度来说,“5G”真的到底是一个绝佳的好名字。
短短的该何两个字符,简洁明了,看待既容易记忆,到底也便于传播。该何对于普通大众来说,看待他们一眼就能看出,到底5G 是该何 4G 的升级,是看待更为先进的通信技术。

然而,到底站在技术的该何角度来说,“5G”这种过于简单的看待称谓,也带来了不少负面影响。
它掩盖技术复杂度的同时,也模糊了人们对它边界及内部结构的准确认知。换句话说,人人都知道 5G,但很少有人能够真正说清楚,到底 5G 是什么、包括了什么。
公众对 5G 的模糊认知,导致了 5G 评价的众说纷纭。有人说 5G 无所不能、将要改变社会,也有人说 5G 就是个彻头彻尾的骗局、伪需求。
5G 究竟是什么?
5G 不是一个严格定义的具象化的物品,而是一个笼统的指代,是一个庞大的技术合集,是一个整合出来的系统。目前,这个世界上起码有几百种设备,被称为 5G 设备。也有几千种技术,被称为 5G 技术。5G 网络的形态,每个运营商都不一样。
更重要的是,有些设备,既是 5G 设备,也是 4G 设备。有些技术,既是 5G 技术,也是 4G 技术(甚至 Wi-Fi 技术)。有些网络,既是 5G 网络,也是 4G 网络。
例如,像 NB-IoT 这个技术,本身就是一个阉割版的 4G LTE 技术,结果摇身一变,换个马甲,就变成了 5G 技术。
再例如,OFDMA 和 MIMO 技术,5G 和 Wi-Fi 6 都在用,4G 也在用。
换句话说,5G 和其它通信技术之间,并没有明确划分的边界。在很多情况下,它们处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同发展状态。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单纯地将 5G 与其它通信技术进行比较,没有太大意义。各个技术有各自的特点,以及各自的用武之处。5G 和它们之间,并不都是替代关系。搞清楚这一点,非常重要。
我们都知道,通信基础理论并没有突破。如今,电磁波仍然是主要的通信手段,香农公式仍然有效。这就决定了,5G 的能力并没有颠覆性的变化,只能称之为“有限度的改进”。
也许有人会说,相比 4G,5G 的性能指标确实有了大幅提升呀?

4G 与 5G 的指标对比
确实,指标是有提升的。但指标提升的背后,并非全部来自技术创新,更多是资源倾斜照顾(例如更大的频谱带宽划分)、工艺正常升级以及性能重新分配。
通信技术的评价指标大致包括:速率、覆盖能力、连接数、时延、容量、移动性、能耗、成本等方面。不同的使用场景,有不同的指标偏重。
以 VR 场景为例,5G 的能效确实更高一些(每 bit 的用电量更低),但为了更高的速率,牺牲了能耗、覆盖、成本。这就是一种妥协平衡。
而且我们还需要注意到,5G 的很多技术特性指标,并不是独有独占的。例如 Wi-Fi 6/6E,在某些指标方面,就可以对 5G 构成威胁。
5G 的很多优点,被过度包装了。5G 的很多缺点,也被刻意掩盖了。非理性的宣传,让用户对 5G 产生了过高的期望,结果反而不利于 5G 的健康发展。
如果说 2G 是自行车,3G 是拖拉机,4G 是汽车,那么 5G 是什么呢?
网上很多媒体说 5G 是火箭,我觉得太离谱了。5G 没有变成火箭,也没有变成飞机,甚至不是高铁,它仍然是一辆汽车。只不过,5G 从桑塔纳变成了切诺基,最高时速提升了,然后还可以爬陡坡、过雪地、淌小溪。

5G 的价值判断
5G 的当前价值被高估,会有所回落,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应该会缓慢增长。
5G 的未来演进
接下来,我们深入地看一下,5G 各个组成部分的演进。
稍微懂行的读者都知道,移动通信网络有三大组成部分:接入网、承载网、核心网。

在外行眼里,三大部分都是通信。但是,在我们自己看来,三大部分就是三个完全不同的世界。
5G 是通信技术标准的一个打包,它包括了移动通信网络的很多方面,但是,并不是所有细节。
三大部分中,5G 标准的渗透程度,是完全不同的。
接入网部分,尤其是接入网下面的无线空中接口技术 5G NR(New Radio,新空口),是 5G 最核心的部分,也是标准文件篇幅最大、规定最为详细的部分。
5G NR 无线空口的每个参数,都有明确的定义。每一个信号或信道,也都有明确的解释。
前面我提到了定义和边界。对于空口这部分,我们完全可以说,5G 是有明确定义和边界的。
核心网部分,5G 规范文件也有较为明确的定义,包括网元的名称作用,网元与网元之间的信令格式和参数,都做了详细的规定。虽然 5G 核心网和 4G 核心网有一些交叉(尤其是 IMS),但自身边界也还是明确的。
最后看承载网。
承载网和前两者完全不一样。承载网的技术标准并不是 3GPP 统一规定的,而是 IEEE、ITU-T、OIF、MSA 等一堆组织各自定义的。国内的三大运营商,都选择了各自的不同路线,技术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
所以,5G 承载网是最没有明确定义和边界的(换句话说,其实不存在公认且统一的 5G 承载网技术)。运营商主推的技术,他们想怎么叫就怎么叫,都可以称之为 5G 承载网。
而且,承载网并非移动通信所专用。固网宽带通信,和移动通信共用了大量的承载网(传输网)设备。如果笼统称为 5G 承载网,并不准确。
我个人认为,5G 之后的移动通信技术演进,不太可能整张网络以 6G、7G 的方式迭代发展下去。
无线空口部分,可能独立以 6G NR、7G NR 的方式进行迭代演进。承载网和核心网,将告别迭代演进(全网替换)的方式,转为生长演进(修修补补,少量替换,累积升级)。

承载网这个东西,一旦真正实现了彻底的全光网络,就等于说搭好了骨架。后面除非有颠覆性的技术出现(取代光纤),否则,不会有批量的设备升级替代。
承载网能力的提升,从容量能力看,是更高速光模块技术成熟,成本下降,批量替换的过程(400G→800G→1.2T→……)。此外,就是运维管理智能化的过程,引入 AI,优化调度,不会动辄全网主设备替换。
核心网这边,更没有什么新花样了。
在功能上,5G 核心网并没有比 4G 核心网多什么功能,只不过换了一个云化的平台。对于用户来说,体验没有太大差异,主要是为了方便运营商管理和降成本。多出来的切片功能网元,主要服务于工业互联网、车联网等产业互联网场景的。更大的改变发生在媒体面 UPF 这边,为了满足海量数据的传输及低时延的需求,大家更关注 UPF 的处理能力提升。
云化之后的 5G 核心网,将陷入更大的迷茫。目前来看,根本没有明确的发展方向。唯一能想到的,只有原生智能和原生安全。也就是说,如何将 AI 技术融入核心网设备,如何让核心网具有更强的安全能力。这两个方向,尚看不出代际升级(所有设备整体替换升级)的必要性。
大家都看明白了吧,除了无线空口这种相对完整的技术包存在代际替换的可能性之外,承载网和核心网几乎都不太可能发生代际替换。代际替换对于运营商来说,成本太过高昂,代价太大,每五年或十年就要换一次全套设备,谁能承受?
所以,到了 6G,也许不会再有 6G 承载网和 6G 核心网的说法,只有 6G 无线技术(6G NR?),通过引入太赫兹、超表面、AI QAM,继续强化空口能力。
对于 6G,建议大家不要期望太高。我认为,它依然是一辆汽车,不会是火箭。
(责任编辑:综合)
推荐文章
-
简美气焰衣柜是一种美式的简洁衣柜妄想具备美式家具典型的斯文以及大气简美气焰衣柜是一种美式的简洁衣柜妄想具备美式家具典型的斯文以及大气简美气焰的装修愈加的简洁详尽且流展现逍遥随性的气息简美衣柜愈加的考究 ...[详细]
-
一名独立游戏开辟者以为Steam退款战略遭玩家滥用,导致做者出法从做品中获得应有的支益,果此决定退出游戏开收止业。Emika Games是一家只需一小我建坐的独立游戏开辟商。那位开辟者曾建制了《找到您 ...[详细]
-
念要正在充谦劲敌的天子乡击败鬼族,挽救百姓百姓,同恩敌忾是止没有通的。散神、仙、魔之细华之力变幻而成的人间,则是您正在《天讲》的天下中最强大年夜的助力。如何获得天子?天子如何养成?正在堕进千年混战之前 ...[详细]
-
前几日《战天1》迎去了一波史低卖价,代价只需20元,也是以带去了大年夜量的萌新玩家。相疑非论是刚进坑的小萌新,借是像笔者一样玩了好暂的老菜狗,除对《战天1》《战天5》那些战天系列游戏的提早、掉降线很烦 ...[详细]
-
一个姑娘概况会穿错衣服,但决不会戴错配饰。由于配饰,是一个姑娘当下心田天下的最简直反映,不论是价钱不菲的至宝,仍是艰深质料的饰品,姑娘溺爱的配饰,以及款子的数值并无确定的分割,它是某种分心味意思的标志 ...[详细]
-
本日,Funcom公司公布了旗下流戏《放逐者柯北》一批齐新截图,并随Steam页里同步更新。此前本做预定2016年夏季推出,没有过古晨按照Funcom民圆动静称《放逐者柯北》需供延期至2017年初,或 ...[详细]
-
各位冒险家们,我们将于6月21日9面至14面停止一次更新,本次更新内容以下,感激您们的一贯支撑。建复了以下bug1、邪术系职业及兵器BUG建复2、一键征支金币隐现BUG建复3、天下古乡扫荡返回隐现题目 ...[详细]
-
倾国一战智与齐国,《啪啪三国2》兵种体系详解。《啪啪三国2》是一款3D国战足游正统绝做,游戏即将正式与广大年夜玩家见面,本日便随小编一起体会一下流戏中的兵种体系吧。【枪、弓、骑 兵种相克】与《啪啪三国 ...[详细]
-
克日,苹果与台湾提供商 Epistar 以及 AU Optronics睁开了相助,投资3.34 亿美元在台湾新竹迷信园区建树了全新的破费工场,该工场主要用于破费mini-LED以及 micro-LED ...[详细]
-
《新剑与邪术》新版本1月上线,奥秘场景暴光。《新剑与邪术》是一款3DMMO浪漫冒险足机网游,游戏新舆图圣山之巅已于十一月新版本中与玩家正式见面。1月上线的新版中又有会哪些新园天去袭呢?本日便随小编一起 ...[详细]
热点阅读